20
2025-02

项目动态 | 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进入线路“毫米级”精调阶段

   2月18日上午,由重铁集团作为项目业主的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工地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大机捣固车、钢轨打磨车等大型机械在轨道上来回穿梭,螺栓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铁路工人身着工装、手持道尺在钢轨间进行着紧张的线路精调工作。

   “新建高铁线路在轨道铺设完毕后就会进行精调工作。”中铁十一局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齐刚介绍说,精调工作,就是对线路的几何形态、轨面设计标高等参数进行精细调整,提升线路平顺度,这也是高铁平稳运行“立硬币不倒”的奥秘之一。

11.jpg

2月18日,在重庆东站建设施工现场,铁路工人在对线路进行精调作业。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毫米级’的调校,才能保证高铁的平稳运行。哪怕只有1毫米的误差,都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和旅客的舒适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工务段线路后备人才工区工长陈远长说,我国铁路的精调标准已达到毫米级别,新建轨道铺设完毕后,铁路工人还需要对线路开展精测、精调、精捣等一系列调校操作,确保轨距的误差在负0.3到0毫米内。

   “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调校工作是团队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的动力。”重庆工务段线路工伍小强的微信步数常年霸榜朋友圈,“每天3万步起步,弯腰上千次,调上千套扣件。”他笑着说,精调工作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耐心和细心。“一个精调点位一去就是几天。”伍小强解释道,“初步调整后,还要利用更加精准的‘0级’轨检仪进行复测,为了达到标准,部分区段甚至需要反复调整六七次。”

22.jpg

2月18日,重庆东站线路精调作业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我们的精调工作有87.275公里线路、236组道岔,每天都是按照日作业计划推进的。”陈远长说,团队成员争分夺秒进行着调校工作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为联调联试留出窗口期,以确保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按时推进。

   重庆东站建成投用后,将与重庆站、重庆西站、重庆北站共同构成重庆市中心城区“四主”客运站,对进一步完善重庆高铁“米”字形高铁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